Socket编程是任何网络应用的基础,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阻塞(Blocking)与非阻塞(Non-Blocking)模式。这两种模式直接决定了程序如何处理IO操作,所以对于一个网络编程者来说,理解这两种模式至关重要。
### 1. 阻塞模式
在阻塞模式中,IO操作会阻塞程序的运行直到操作完成。例如,当一个应用程序执行一个读取操作(如 `recv`)时,如果没有数据可读,程序将会停止执行,直到有数据可读。这种模式简单直接,但效率较低,因为它会导致程序在等待IO操作完成时停止所有其他操作。
```python
import socket
s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
s.connect(('www.python.org', 80))
# s现在处于阻塞模式
data = s.recv(1024) # 如果没有数据可读,程序将在这里停止,直到有数据
```
### 2. 非阻塞模式
非阻塞模式与阻塞模式相反,即如果执行IO操作的数据未就绪,程序会继续执行其他操作,而不是等待。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,因为它允许程序在等待IO操作时进行其他操作。
```python
import socket
s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
s.setblocking(False) #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
s.connect(('www.python.org', 80))
try:
data = s.recv(1024) # 如果没有数据可读,会立即抛出异常,而不是等待
except socket.error:
pass
```
在上述代码中,如果没有数据可读,`recv` 操作会立即抛出一个 `socket.error` 异常。程序可以捕获这个异常,然后继续执行其他操作,而不必等待数据的到来。
选择阻塞模式还是非阻塞模式,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。阻塞模式编程简单,适合IO操作不太频繁,或者希望简化编程模型的场景。非阻塞模式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连接,或者需要在等待IO操作时执行其他操作的场景。理解这两种模式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网络编程。